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煎中药的正确方法,以及如何煎中药的正确方法对应的知识点,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,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。
什么是正确煎中药的方法?
1、一般来讲,内服中药煎两遍,第一遍煎完以后再加水煎第二遍。煎好的中药如果药味量比较少,可以煎煮到200—400ml,药味比较多的可以煎煮到500—650ml,可以分两次喝;器皿:煎煮药材的器皿一般以瓦罐、砂锅最好,现在的电子煎药机也很方便。
2、火候:一般的中药应先用武火,煮沸后改为文火。但一些治疗外感的中药,可以在煮沸之后,继续用武火煎煮15分钟左右即可。 时间:一般中药,头煎应在20~25分钟,二煎15~20分钟;解表类中药,头煎10~15分钟,二煎10分钟;滋补类中药,头煎应在30~40分钟,二煎25~30分钟。
3、中药怎么煎比较好呢?煎中药的正确方法(1)煎药前清水浸泡在煎药前,要先用清水把药材浸泡20~30分钟。这是因为,中药材大都是晒干了的植物的根茎、果实等,要想把药物的有效成分煎煮出来,首先就要让干巴巴的药材吸足水分,其有效成分才可能通过水这个媒介释出。
4、煎中药的正确方法 药材准备:选择优质中药材,根据医嘱或药师建议,确认药材种类和剂量。药材浸泡:将药材放入煎药容器,加入适量清水,浸泡20至30分钟,以便药材充分吸水。火候控制:煎煮时先用大火煮沸,再转小火保持微沸,以利于药材有效成分的释放。
5、那么中药怎么煎才正确?煎中药的正确方法是怎样的?煎药选砂锅煎药容器以砂锅为好。砂锅主要是不会与药物中的有效成分发生化学反应,且受热均匀,有利于药效的充分散发;砂锅还有一定的保温效果。煎药不宜用金属容器。加水适量将药物倒入砂锅内后,加水量,以超过药材的表面3~5cm为宜。
6、煎熬中药的步骤较多,正确的煎熬方法主要如下:煎药前:选择器皿:在煎熬中药前,需选择合适的器皿,以砂锅、瓦罐最佳,不锈钢或者搪瓷的器皿也可,但一般不使用铜锅、铁锅;浸泡中药:选择好合适的器皿后,将中药放入器皿中,加凉水浸泡,一般浸泡40-60分钟即可。
煎中药的正确方法
1、煎中药的正确方法和时间是:先浸泡1小时、掌握好火候,控制好煎煮时间。浸泡 把药物倒入药锅内摊平,然后加冷水(不要用开水)至高出药面2~3厘米,浸泡1小时左右。如果处方中花、草类质轻松泡药物较多,吸水量较大,煎煮前应适当再加水。
2、水煎药:将草药放入煎药锅中,加入适量的清水(通常为草药的3-10倍),用高火煮沸。煮沸后转为中小火继续煎煮15-30分钟。 去渣:关火后,用滤网或纱布将草药渣滤出。将煎药液收集在容器中。如果是粉剂煎药,可以直接用煎药袋煮。
3、在拿到中药的时候,看看是否有需要先煎或者需要后下的中药,如果没有,可以以7:3的比例也就是7碗水,熬成3碗水这样的比例,这就要看中药的量有多少。如果中药的量适宜,将中药倒在砂锅之中,不要用铁器或者金属的器皿,尽量用砂锅或者搪瓷盆来进行煎煮。
4、煎中药的正确方法 药材准备:选择优质中药材,根据医嘱或药师建议,确认药材种类和剂量。药材浸泡:将药材放入煎药容器,加入适量清水,浸泡20至30分钟,以便药材充分吸水。火候控制:煎煮时先用大火煮沸,再转小火保持微沸,以利于药材有效成分的释放。
5、中药饮片应加水冷浸30分钟左右,一般第一次煎煮加水浸泡后高出要2到3厘米为宜,第二次煮加水量要面即可。
中药怎么煎才正确?
浸泡:煎煮中药之前首先要浸泡1h左右,有利于有效成分的析出;煎煮:通过煎煮能使药效达到限度的发挥,与药材种类、性质有关。
煎药选砂锅煎药容器以砂锅为好。砂锅主要是不会与药物中的有效成分发生化学反应,且受热均匀,有利于药效的充分散发;砂锅还有一定的保温效果。煎药不宜用金属容器。加水适量将药物倒入砂锅内后,加水量,以超过药材的表面3~5cm为宜。先泡半小时后,等药材的有效成分浸出后,再煎。
一般中药第一煎以沸腾开始计算需要20-30分钟,解表类、清热类、芳香类药物不宜久煎,煮沸后再煎煮15-20分钟;滋补药物先用武火煮沸后,改用文火慢煎30-35分钟。第二煎的煎煮时间应当比第一煎的时间略短,约为15-20分钟。煎药过程中要搅拌药料2-3次。
第三步:煎药时用水量浸过药面2到3厘米的位置即可。大剂量和松泡易吸水的药物可酌情增加用水量。第四步:煎药时间应根据药而定。滋补类中药通常先用武火煮沸,后改用小火慢熬半个小时。第2次煎中药时可以用热水下锅,煮沸后慢熬时间比一次略短即可。
中药熬制的正确方法
1、中药熬制方法如下:熬药前加适量水,浸泡半小时到1小时;大火熬开,然后小火熬制20分钟后倒出汤汁;再次加等量水大火熬开,小火熬20分钟左右;将两次汤汁混合,分开两次服用。特殊情况下如有些药物像龙骨、牡蛎、磁石、石膏,需先煎,将中药煮一煮有效成分才能充分暴露出来。
2、先把中药倒入药锅中,加冷水超过药面2CM多点即可,泡药半小时左右再开始煎(如果医生嘱咐先煎或者后煎的,按医生说的做就可以了)。把药锅放到煤气炉上面,大火烧开(一般3-5分钟左右)。水开后改用小火再煎20分钟。(如果医生说药品质地坚实不容易煮出药效,可以多煎一会儿)。
3、熬制中药,首先选用的去年多数是陶罐或者砂锅。尽量不要用金属的容器来熬药,以免发生化学反应。另外需要用干净的水,不要用污染的水。熬药前要浸泡30分钟,以超过中药饮片两厘米为宜,熬制中药的时候,先武火后文火,煮沸以后文火再熬10到15分钟。一副中药可以熬2到3次。
4、熬中药不要用铁锅,用砂锅。砂锅的特点是不会让材料发生化学反应,影响材料的质效。中药放入砂锅中,温水或冷水浸泡20分钟左右。第一次多加,水高出药面一半。泡的过程中用筷子搅拌,目的减少熬制时间。中药泡好后放在煤气上熬,第一次熬到开后10分钟即可。
5、待药物气味散发后再加入后下药材。 一服中药通常熬制两次即可发挥效果。花、叶、茎等药材的一煎通常需30分钟,二煎约20分钟。量多或质地密的药材可熬三次,三煎约15分钟。 外用烫洗的中药不受此限制,一般可反复熬制2至4次,有的甚至可达5次以上。建议煎煮前都先浸泡30至60分钟。
6、熬制中药前,需要将中药料放入煲内,观察水量是否合适,水量药浸满药面为宜,水量少不能发挥药效。一般浸泡半小时使中药饮片的有效成分易于煎出(如赶时间,此步骤可略去。先用猛火煎至充分沸腾1-3分钟。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